找回密碼
 註冊

淺談兩岸機車文化之異同

来源: 彈劍而歌 2012-2-17 17:26 只看這個作者 |閱讀模式
5 11473
餘生也晚,接觸機車的時間並不很長,自從第一次接觸機車之後就無法自拔。瘋狂熱愛的熱度一直不退。小弟平日喜歡觀察生活,接觸網路的時間也比較久,所以以下就是關於機車的個人感官記錄。

    首先說一些現象:在台灣海峽的左岸地區,摩托車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進入普通人的生活,之前一直是軍警,體育,郵電業等機構的專屬用品。在此之前,一般人無法購買(憑票證供給制:衣服要布票 食物要糧票 自行車和縫紉機這類緊俏商品更是要排隊或抽籤購買),就是允許購買。幾年的工資也不夠一台。淺談兩岸機車文化之異同4781
       其後隨著改革開放,本土製造的機車和日製機車開始逐漸出現在一些富裕家庭。也造就了現在左岸機車界一些膾炙人口的神車:比如suzuki GS125 被稱為 “鈴木王”honda CBT125 被稱作“本田王”為何如此?
    除了當年整車進口的車地區很堪用之外,它們的價格也是讓人嚮往的原因,上世紀80 90年代的一兩萬RMB 對普通民眾來說是一筆巨款  一個普通工薪家庭一整年的薪水加起來也買不起半臺車!
    所以,那時候一輛進口機車是財富的象徵,坊間甚至有:“沒有鈴木王,絕不入洞房”戲言 的確,機車成為那年代結婚的一大件,取代了更傳統的自行車,成為幸福生活的象徵。099.gif
       當年買得起機車中的一部份人,又繼續發展致富,成為現在的中年先富們。
    後來進入新千年,隨著經濟的逐漸發展,汽車又取代機車成為新的地位象徵。由於一些城市開始在中央區域禁止摩托車行駛,很多人無可奈何的換了汽車作為出行工具。但更多的人是爲了舒適度和面子,改開汽車。
    機車逐漸淪為城鄉結合處和廣大農村地區的新的交通工具。從西元1997年起,左岸政府禁止發動機整機進口。機車逐漸國產化,很多車廠如雨後春筍發展起來,通過仿製和授權技術支援製造。機車的價格大大降低,但同時質量也更大的降低。變成了大家口中常說的“國慘車”107.gif
       近幾年,由於汽車激增,道路不堪重負,城市擁堵已成普遍現象 而機車愛好者們的腰包也逐漸鼓起來 一些國內廠商才開始對內發售一些高端車型 如:GW250 春風650 等
    在此之間的十餘年里,國慘車看不上,進口好車無法合法獲得。一些高燒愛好者用什麽滿足自己?
    答案是:走私車,也是就大家常說的水貨車,簡稱水車。淺談兩岸機車文化之異同7171
    這些水車大部份無法取得牌照(少部份通過車主的人脈關係走了後門上牌)上路就已觸法 更別說保險什麽的
    而那時的道路上除了公車,私家車還很少,至於劃分還不明確 類似台灣的大度路
    所以那些水車車主 常常跑到車的極速 所以出事是難以避免的 據我兒時的回憶和後來和前輩的交談中得知
    那時的公路賽車往往是上一個車主出了事 把車殼上的血跡抹掉 就降價轉手賣給下一個車主
    至於零件補給大部份依靠拆車件  維修則要仰仗技術比較好的老師傅 實際上車況難以保障
    再後來,出的事情多了 很多人就賣掉水車 繼續騎回小排量輕檔車 或者乾脆告別機車
    這就是左岸機車發展那無奈的歷史淺談兩岸機車文化之異同3683

    基於這種歷史之下 產生的機車文化也的確不是很好的

    機車從地位的象徵滑落到一件廉價的交通工具淺談兩岸機車文化之異同7694
   
    大部份人關心的只有油耗,至於牌照 駕照 安全部品更是可有可無
    既是在寒風淩厲的冬天 也只有一半人帶著頭盔
    而且全罩都很少 多是買車送的廣告盔和瓜皮 更有人帶著只值一隻雪糕錢的建築工地盔做樣子給交警看
    (所以小弟在盛夏時節 戴著全罩穿著厚厚的機車服 常在路口等綠燈時 被旁邊的人驚為異類)190.gif

       現在的很多左岸的初級機車愛好者 明明騎著125CC的輕檔車 卻整天想著暴表 翹頭 甩尾
    常常爲了爭辯那部車更快而在網路上大開筆戰  說急了甚至直接罵三字經淺談兩岸機車文化之異同9681  人身攻擊
    反正就是不能說他買的車不好

    由於道路普遍不良 爲了通過性 除了小部份人買速可達作為市區使用 大部份男性選擇跨騎車 也就是擋車
   
    還有很多法律意識淡薄的小青年 騎著改了直排拆了後視鏡 換了彩殼貼了貼紙的速可達 極速橫行 穿街過市
    視紅燈為無物 肆意穿行 可能車開到報廢 轉向燈還是全新的 淺談兩岸機車文化之異同8196
   
       這對普通民眾造成了對機車的不良印象
    還有一些飛車匪徒搶奪女性手包 更是為城市禁摩提供了口實

    至於騎士之間的友誼雖然比較少 也的確存在100.gif
       我曾經有一次行駛在鄉間公路上 突然左邊過來一個帥哥 示意我後座的東西掉了
    我急忙停車檢查 原來寫生的油畫還未干透 不敢綁的太緊 結果五張掉了三張
    後來很幸運 騎回去不到一公里就全找到了 而且還沒被壓花
    要不是這位仁兄提醒 估計這畫就找不回了
   
    我受此影響很深 所以我在路上遇到熄火的機車 也往往會停下詢問他需不需要幫助
    我覺得都是同好就是朋友 哪怕不相識也應該相互幫助101.gif

    但總體來說 個人感覺左岸的機車文化比起右岸真的差很多

~~~~~~~~~~~~~~~~~~~~~~~~~~~~~~~~~~~~~~~~~~~~~~~~~~~~~~~~~~~~~~~~~~~~~~~~~~~~~
~~~~~~~~~~~~~~~~~~~~~~~~~~~~~~台灣海峽~~~~~~~~~~~~~~~~~~~~~~~~~~~~~~~~~~~~~~~~
~~~~~~~~~~~~~~~~~~~~~~~~~~~~~~~~~~~~~~~~~~~~~~~~~~~~~~~~~~~~~~~~~~~~~~~~~~~~

    右岸經濟起飛較早 機車進入普通民眾生活也較早
    二沖年代的好車 讓機車愛好者對速度的追求沒有那麼狂熱
    人身安全部品的發展也比較先進 由於政府法令的貫徹安全意識 大部份的騎車人都有安全帽
    同時也由於道路鋪設水平高 大部份人選擇速可達 簡單方便
    一些愛好程度更深的喜歡選擇擋車 比較擋車比較有靈魂 雙手雙腳都在操作 更能體會人車一體的快感 淺談兩岸機車文化之異同5387
   
    至於重機雖然有稅費和路權的問題 但也能比較容易的合法擁有 淺談兩岸機車文化之異同2770
    所以高下不相慕 騎進口車和國產車的同好沒有那麼涇渭分明和嫉妒鄙夷
    同時我也能感覺到台灣人對機車感情的濃重
    這種感情強烈到從兩端視訊中就能管中窺豹

    由於youtube被封鎖 貼兩個左岸視訊網站鏈接 方便更多人能看到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czMTUxMzcy.html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 ... sourceId=0_03_05_03
   
   
       這兩個短片曾經看的我熱淚盈眶 既是看了很多次 也依然很感動

    突然發現自己說了這麼一堆 基本上都是在說左岸的事 標題是兩岸 感覺有點文不對題......

       因為小弟從來沒去過台灣,一直很想去
   
    對台灣的瞭解也一直只是通過各種媒介

    雖然現在有旅遊團可以走

    但是我覺得那樣行色匆匆 走馬觀花 還會因為某些團員的不良行為被波及嗆聲 淺談兩岸機車文化之異同5056 那樣可就大大不好了

    所以我決定等什麽時候有了自由行的機會和能力再說

    我期待各位的回覆能談一談台灣的機車文化
      
    謝謝大家~!    淺談兩岸機車文化之異同5545

[ 本文章最後由 彈劍而歌 於 2012-2-17 17:33 編輯 ]
參與人數 4經驗值 +18 收起 理由
x7836223 + 5 感謝分享^^
seasonssign + 5 感謝分享
小黑喵 + 5 感謝分享
frank521029 + 3 內容豐富

瀏覽全部評分總評分 :  經驗值 +18

收藏
收藏1
I'll take you for a ride by my motorcycle!

網友回覆5

跳到指定樓層
當初看那個廣告也覺得很感動~

目前台灣的機車文化就是速克達文化~

個人是這麼覺得

回覆 1# 彈劍而歌 的文章

沒想到你沒來過台灣 卻已經對於台灣做了這麼多功課了!! 實在佩服

在地狹人稠的台灣 速克達 的便利性 還是引得大眾的親睞啊...

真希望有一天 有機會可以去 對岸騎車 最想做的是 環歐亞大陸一週呀.. 淺談兩岸機車文化之異同4580

有機會來台灣 或許我可以協助你 淺談兩岸機車文化之異同1608
4#
打雷 2012-3-7 14:04 只看這個作者
去年跨年
有一位大陸版友來台灣遊玩
在小老婆發文問誰可以帶他去買安全帽
我就幫助他.....雖然他的手機沒帶出來最後未能見面
但是我很高興有能力可以幫助他@@
沒有最快的車手,只有最熟悉路線的車手。

回覆 3# livelove 的文章

看到你的留言,太感動了! 淺談兩岸機車文化之異同4975

希望我們能實現願望

如果什麽時候你來大陸 一定提前聯絡我

我一定在好好接待你

哈哈~ 本地也算是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和文化古城 想必會在你的路書里 淺談兩岸機車文化之異同9686
I'll take you for a ride by my motorcycle!
6#
hhpy 2022-12-22 02:54 只看這個作者
10年後的朋友來跟你打個招呼,台灣的速可達過了10年變更多了……